先來說說戴表經歷吧:來豪利時論壇冒泡也有一段時間了,剛開始看了些大佬們購表作業(yè)和測評后,想著入手一塊豪利時。喜歡豪利時務實的風格,我對打磨刻畫這些不感興趣,我也不會每天花時間看著背面。對我來說,機芯的穩(wěn)定和精準比起打磨更在意一下。也許幾年后,我會改變想法,who knows ?
學生預算有限,想著既然是潛水表,黑色配橡膠款也不錯。而且豪利時自家的橡膠帶有股淡淡的介于巧克力和咖啡之間的香味,那還想什么呢,選黑巧克力色咯。對我來說,購表就是一件事前的謹慎加上到店的沖動。
沖動歸沖動,買回來戴了一個月后,發(fā)現(xiàn)手表的上鏡面6點為止比其他地方凸出很多,于是拿到本地的售后,售后人員和工程師檢測一番后,跟我說:本部會郵寄來新的鏡片和防水圈來,再給我換上,但是要放在他們那邊一個月。我只能說OK la。
這是我第一只購入自產機型的,不同于統(tǒng)芯,它給我多了一種琢磨機芯的樂趣。一個月后的下午,小姐姐給我打電話說手表已經好了,于是我去把手表拿了回來。到家后看著背后的小熊機芯,我開始是對它的雙發(fā)條盒和單向擺輪的設計產生了興趣,于是在網上爬文,看人家的心得和專業(yè)的評測,還有靠自己每天的走時記錄。漸漸地懂得了這種手表的‘脾氣’。
依據(jù)我的學習和觀察經驗,同時也有和Yonkee大佬聊過一些后, What I learn so far, 它的雙發(fā)條設計是這樣的,在手動上鏈的時候,會直接(優(yōu)先)給靠近表冠的發(fā)條盒A上鏈,若手動上鏈多了后,再慢慢傳給遠離表冠地發(fā)條盒B,但是速度很慢。Then I have a question, 那會不會自動擺輪上鏈是給發(fā)條盒B 上鏈的呢? 在用控制變量法下(不算嚴謹),當手臂固定在45度的情況,搖動小臂,會聽到機械齒輪的“上鏈聲”,在分別搖動幾十下至兩百下后,我再觀察發(fā)條盒,會發(fā)現(xiàn),發(fā)條盒B 的齒輪為止比之前有所不同,但是發(fā)條盒A保持不變。但是有些情況,比如儲能再遞減的時候,依靠擺動手臂給手表上鏈, 發(fā)條盒A的齒輪也會旋轉,甚至會出現(xiàn)A動,B 不動的現(xiàn)象。 至于得到什么結論,就仁者見仁吧。
聊聊走時。先說我的觀察(不是結論):三個月的樣本時間尺度下,是符合豪利時所說的-3/+5范圍內的,平均每天快0.9秒:
在我三個月每天佩戴的情況下,每天早晨佩戴后預熱/活動10至20分鐘后校對標準時間。約10%日子的情況下,是超過豪利時自定的誤差的,比如快過5秒或慢過3秒。我暫且稱這10%的情況為反常誤差, 這些反常誤差分為慢秒和快秒。這些反常誤差多數(shù)發(fā)生下儲能下降的時候。當自產機芯的儲能開始下降的時候,走時會變慢,但還處于正常誤差內,若繼續(xù)只靠自動擺輪上鏈的話,自動上鏈很難阻止儲能的邊際遞減。進而出現(xiàn)慢秒的反常誤差。當手動上鏈后(一般我會扭100下),突然的儲能增長(可能)會出現(xiàn)接下來幾天的快秒的反常誤差。 同時儲能具有周期性,但是周期長短不一,我猜是個人的活動量有關。儲能的周期性給我一個好處就是,我可以通過控制我的日活動來做周/月誤差的微調(還在實驗中)。自佩戴以來,沒調過時間?;旧峡梢宰屗谠碌椎臅r候,誤差回歸到0 to +5的范圍內,再給以手動上鏈增加儲能。以上的觀察,讓我在想,這是否是豪利時不去做chronometer認證的的原因? Again,至于得到什么結論,就仁者見仁吧。買表戴表,開心就好
。之前看了Yonkee大佬換表帶的帖子,我也去定制了一條皮表帶。菜鳥物流我等了近半個月,今天早上到了,換上換上。戴著豪利時做city hiking, 沿途拍下的風景,enjoy~Please stay safe and keep healthy, everyone.
在學校的校車上,暖陽下的Oris。
猜猜這是哪,應該很多人都來過吧。哈哈
老城區(qū)的一鐘塔,我有一塊表,它有4塊表,表盤還不我大。
都是手機拍的,天氣不錯。
抬頭看風景,低頭看手表。
Nice~
有飛機!
機械小熊變身,參考Yonkee大佬的拍照。
來一張夜光,仔細看看,其實6點方向,是有一小節(jié)夜光的。
這個季節(jié),不算很熱,適合走走。
大雄寶殿前曬曬表,我是拜完后才拍的,別打我。
呀!鏡中出現(xiàn)七彩祥云,孫大圣要來接師父還算救紫霞?
新表帶,店家下料挺足的,尺寸也精準。換上去后有種黑巧克力變咖啡了
我在想怎么把這表冠的字給它轉正了,是不是讓有強迫癥的人感覺有不舒服?
這機械小熊真挺酷的。
換了新表帶后的上手照。
小紅點配彩虹盤,新的玩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