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人眼里,Apple Watch是“智能腕表”的代名詞,2015年誕生,2024年第十代上市,10年來搶走不少傳統(tǒng)腕表的市場。
單看價格,Apple Watch與勞力士根本不是一個賽道的選手,是誰把兩個領域的王者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呢?是蘋果自己。
2017年,庫克在發(fā)布會上宣布:“Apple Watch超越勞力士,成為全球銷量第一的腕表品牌。”
之后的7年里,Apple Watch銷量大部分時間向上,直到最近幾個季度出現(xiàn)下跌。
Oliver R Müller,瑞士咨詢公司LuxConsult創(chuàng)辦者,因為與摩根士丹利發(fā)布《瑞士鐘表年度報告》而為人所知。
他根據(jù)Apple Watch出貨量下降趨勢判斷,勞力士很有可能在2024年,奪回銷量第一的鐘表品牌地位。
勞力士不是上市公司,沒有主動公開生產和銷售數(shù)據(jù);Apple Watch在蘋果財報里也沒有單獨列出,而是與耳機、電視等產品一起統(tǒng)計。
所以,兩家其實都沒有準確的數(shù)據(jù)可以用作比較。
Müller的分析,來自市場調研機構的數(shù)據(jù):勞力士基于他自家的《瑞士鐘表年度報告》,Apple Watch則來自IDC、TechInsights等調查機構。
估算下來,勞力士2023年銷售額約151.5億瑞郎,Apple Watch同年銷售額約160.5億瑞郎,多賣了9億,還不到6%。
Apple Watch在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下跌23%、第二季度同比下跌5%,預計下半年仍無法改變全年下跌或停滯的局面。
而勞力士卻不同,專業(yè)運動款仍在超公價銷售,將帶動勞力士業(yè)績整體繼續(xù)強勁增長。
一漲一跌,因此Müller判斷,勞力士有可能在2024年重回第一。
過去七、八年,市場對勞力士腕表需求強烈,勞力士通過新建臨時工廠予以應對,并同時投資10億瑞郎建立永久工廠,擴充產能。
今天勞力士店鋪雖然擺滿了表,卻只是提供試戴,你幾乎不可能進店直接買走一塊表,而是需要登記排隊。盡管2024年腕表市場整體同比下跌,勞力士卻仍然被渴望,是市場兩極分化中利好的一極。
作為奢侈品的瑞士腕表,幾十年前扛住了石英表的沖擊,滿足了人類無法被電子產品替代的那部分需求。
智能表固然來勢洶洶,但也是各有天命。也許可以替代簡單的計時工具表,卻永遠無法填補機械技術和工藝帶來的享受。